紫薇根
66 2023-10-07
醉魚草
(《綱目》)
【異名】魚尾草、醉魚兒草(《履?巖本草》),槐木(《普濟方》),鬧魚花(《綱目》),癢見消(《植物名實圖考長編》),光子、羊腦髓、五霸薔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》),四方麻、陽包樹(《中國藥植志》),魚鱗子(《安徽藥材》),藥桿子(《江蘇植藥志》),驢尾草、羊尾巴、防痛樹、雞公尾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毒魚藤、鯉魚花草、藥鰻老醋(《中國土農藥志》),野巴豆、老陽花、蘿卜樹子、藥魚子(《除害滅病愛國衛(wèi)生運動手冊》),土蒙花(《四川中藥志》),花玉成、四棱麻、羊飽藥、羊白婆、金雞尾、洞庭草、白皮消、鐵帚尾(《湖南藥物志》),紅魚波、紅魚皂(《閩東本草》),四季青、白袍花、糖茶、水泡木、雉尾花、樓梅草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,魚泡草、魚藤草、洋波、魚背子花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馬錢科植物醉魚草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醉魚草
落葉灌木,高1~2.5米。樹皮茶褐色。小枝具四棱而稍有翅,棱的兩面有短白茸毛,老則脫落。葉對生,卵圓形至矩狀披針形,長3~8厘米,寬1.5~3厘米,紙質,先端尖,全緣或有小齒,基部渾圓至鈍形或楔形;幼嫩時葉面間有茸毛,下面密被綿毛,老時兩面均無毛;葉柄長2~4毫米?偁罨ㄐ蝽斏,長18~40厘米;總苞1片,披針形,有茸毛;萼鐘狀,4或5淺裂:花冠紫色,有白色閃光的細鱗片,長1~1.2厘米,前端膨大,4裂,裂片卵圓形;雄蕊4,花絲短,貼生;雌蕊1,花柱線形,柱頭2裂,子房上位。蒴果,2瓣裂,橢圓形,長約5毫米。種子細小,略為紡錘狀。花期4~7月。果期10~11月。
生于山地,亦有栽培以供觀賞。分布浙江、安徽、江蘇、江西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本植物的根(七里香)、花(醉魚草花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【化學成分】葉含醉魚草甙等多種黃酮類。
【藥理作用】醉魚草有某些殺昆蟲作用
【性味】辛苦,溫,有毒。
①《綱目》:"辛苦,溫,有小毒。"
②《湖南藥物志》:"微辛,溫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,殺蟲,活血。治流行性感冒,咳嗽,哮喘,風濕關節(jié)痛,蛔蟲病,鉤蟲病,跌打,外傷出血,痄腮,瘰疬。
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能活血行氣。"
②《湖南藥物志》:"消風去濕,行氣化痰,解毒止咳。治腹痛,腹瀉,癰腫,關節(jié)痛。"
③《閩東本草》:"消食去積滯,殺蟲。治蛔蟲絞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5錢(鮮者0.5~1兩);或搗汁。外用:搗丹涂或研末摻。
【選方】①治流行性感冒:醉魚草五錢到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》)
②治鉤蟲。鹤眙~草五錢(兒童酌減)。水煮二小時,取汁一百毫升,加白糖,于晚飯后與次晨飯前分服。服藥量可由五錢逐次增至五兩。個別服藥者有惡心、腹痛、腹瀉、頭昏乏力等癥狀。(《全展選編?傳染病》)
③洽瘧疾:醉魚草、白英各一兩。水煎,于瘧疾發(fā)作前三至四小時內服,連服二天。(《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》)
④治跌打新傷:鮮醉魚草全草,五至八錢(干的三至五錢)。酌加紅酒、開水燉一小時,內服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⑤治外傷出血:醉魚草葉曬干研末,撒在傷口,并輕輕壓一下,有止血作用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⑥治誤食石斑魚子(中)毒,吐不止;魚尾草研汁服少許。(《普濟方》)
⑦治痄腮:醉魚草五錢,楓球七枚,薺菜三錢。煮雞蛋食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
⑧治瘰疬:醉魚草全草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
⑨治風寒牙痛:鮮醉魚草葉和食鹽少許,搗爛取汁漱口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【臨床應用】①治療慢性支氣管炎
用復方醉魚草片劑,每次8片,日服3次(1日劑量為生藥醉魚草5.3錢,紫金牛4.7錢,芫花2.6分),10天為一療程。用藥后近期療效明顯,一般在3~5天后咳嗽緩解,膿痰轉稀,容易咳出,喘息減輕,但不能完全控制。副作用有胃部不適,舌咽干燥,腸脹氣,個別訴頭昏,停藥后即消失。
②治療支氣管哮喘
取醉魚草煎服,每日2次,每次2兩。試治1例,于每次服藥后10~15分鐘吐出大量黃膿樣痰,約2周后自覺胸部緊悶有明顯改善,繼續(xù)服藥1個半月(總藥量達6斤),癥狀逐漸消失,3個月后隨訪病者已恢復工作,雖在天氣改變時亦末發(fā)作,檢查兩肺呼吸音清晰。
鲆魚 (《食療本草》) 【異名】鱘魚(《綱目》),尖頭?(《魚類分類學》)。 【來源】為鯉科動物鲆魚的肉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鲆魚 體甚長,略側扁,腹部圓。頭前半部細長,稍成管狀,吻端平扁似鴨嘴形。口上位,...
鱒魚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跎(《爾雅》),赤眼魚(《說文》),紅目鱒(《脊椎動物分類學》)。 【來源】為鯉科動物赤眼鱒的肉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赤眼鱒 體長,略呈圓筒狀,后段稍側扁,腹部圓。體長約30厘米...
紫茉莉子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土山柰(《綱目拾遺》)。 【來源】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種子內的胚乳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紫茉莉根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種子含大量淀粉。又含粗脂肪4.3%,脂肪酸(為飽和脂肪酸...
醉魚草花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馬錢科植物醉魚草的花,植物形態(tài)詳"醉魚草"條。 【采集】4~7月采收,曬干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辛苦,溫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痰飲?喘,久瘧成癖,疳積,燙傷。...
柞木葉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大風子科植物柞木的枝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柞木皮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癰疽,腫毒;下死胎。 【選方】治諸般癰腫發(fā)背:柞木葉四兩(干),干荷葉、金嬰根(萱草)、甘草節(jié)、地榆各一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》: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