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97 2023-09-28
?子
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
【異名】和圓子(《雷公炮炙論》),西南木瓜(《中藥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實(shí)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木桃(《埤雅》),又名:狹葉木瓜。
灌木,高達(dá)3米。枝棕褐色,有明顯皮孔,多刺。單葉,具柄,葉橢圓狀披針形以至披針形,長3~11厘米,寬1~3.3厘米,先端尖,基部闊楔形至近圓形,邊緣有腺狀銳尖細(xì)密鋸齒,嫩葉下面中脈被有棕色短柔毛。花數(shù)朵簇生,與葉同時或先葉開放;花萼5,近于長圓形,全緣,直立,紫紅色;花瓣5,近圓形;雄蕊多數(shù),花藥背著;雌蕊1,子房下位,5室,花柱5,分離,下部稍連合,基部密被白色柔毛。梨果。圓錐狀卵形至卵圓形,色微黃,味酸。種子呈三角形,扁平,兩頭尖,暗褐色,光滑;ㄆ3~4月。果期9~10月。
分布湖北、四川、陜西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貴州等地。
【采集】果熟時采摘,縱剖為兩半或數(shù)片,曬干或烘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果實(shí)略呈橢圓形,長約5~9厘米,直徑約3~5厘米。頂端有凹窩,下端較窄,有凹入的果柄痕。多縱剖為卵狀半球形,表面棕紅色至暗紅色,微有光澤,有不規(guī)則深皺紋。縱剖面中心有凹隙,赤褐色,平滑光澤,邊緣成溝槽,赤黃色,顆粒性,有時可見子房隔壁和略呈三角形的種子。質(zhì)堅實(shí)。氣微香,味酸澀。以個大、色棕紅者為佳。
【性味】酸澀,平。
①《雷公炮炙論》:"味澀微酸。"
②孟詵:"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吐瀉轉(zhuǎn)筋,惡心泛酸,痢疾。
①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:"斷痢。"
②孟詵:"主霍亂轉(zhuǎn)筋,煮汁食之。"
③《本草拾遺》:"去惡心酸咽,止酒痰黃水。"
【宜忌】①《雷公炮炙論》:"傷人氣。"
②孟詵:"損齒及筋,不可食。"
自然銅 (《雷公炮炙論》) 【異名】石髓鉛(《雷公炮炙論》)。 【來源】為天然硫化鐵礦石。 【礦物形態(tài)】黃鐵礦 等軸晶系。晶體形狀有多種,如立方體、八面體和五角十二面體及其聚形,亦有作葡萄狀、粒狀、鐘...
自事口草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鹿蹄草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小回回蒜(《植物學(xué)大辭典,),假芹菜(《嶺南采藥錄》),千里光(《南京民間藥草》),自灸草、野芹菜、點(diǎn)草(《廣東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...
走馬胎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大發(fā)藥(《陸川本草》),走馬風(fēng)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山鼠、血楓(《廣西中草藥》),山豬藥(海南)。 【來源】為紫金牛科植物走馬胎的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走馬胎,又名:...
醉馬草 (《中國沙漠地區(qū)藥用植物》) 【異名】馬絆腸、斷腸草、醉馬豆、勺草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小花棘豆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小花棘豆 多年生草本,高20~30余厘米。多分枝,直立或平鋪,被硬毛。托葉...
鲆魚 (《食療本草》) 【異名】鱘魚(《綱目》),尖頭?(《魚類分類學(xué)》)。 【來源】為鯉科動物鲆魚的肉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鲆魚 體甚長,略側(cè)扁,腹部圓。頭前半部細(xì)長,稍成管狀,吻端平扁似鴨嘴形?谏衔,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