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6 2023-10-07
旋花
(《本經(jīng)》)
【異名】筋根花(《本經(jīng)》),蚊子花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。
【來源】為旋花科植物籬天劍的花朵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籬天劍,又名:稍(《詩(shī)經(jīng)》),她茅(《爾雅》),?(《說文》),燕稍(陸璣《詩(shī)疏》),美草(《別錄》),旋稍(《唐本草》),稍旋(《四聲本草》),肫腸草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天劍草(《綱目》),飯?zhí)?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長(zhǎng)編》)。
多年生草本,全體無毛。莖纏繞,匍匐,多分枝。葉互生,長(zhǎng)卵圓形,或三角狀卵形,長(zhǎng)4~8厘米,寬2~4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戟形,有淺裂片或基部無裂片而呈短耳形;葉柄長(zhǎng)4~5厘米;▎紊谌~腋,花梗長(zhǎng)6~8厘米;苞片2,廣卵形,基部心臟形,長(zhǎng)約2.5厘米;萼片5,卵圓狀披針形,先端尖;花冠漏斗形,淡紅色,長(zhǎng)4~7厘米,較萼長(zhǎng)3至4倍,具不明顯的裂片5枚;雄蕊5;子房上位,2室花柱絲狀,柱頭2裂。蒴果球形,光滑。種子卵圓形,無毛,黑色;ㄆ6~7月。果期7~8月。
生于荒地及路邊。分布四川、陜西、新疆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蘇、浙江等地。
本植物的根(旋花根)、莖葉(旋花苗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古代《本草》所載的旋花,除指上種外,尚包插同屬植物打碗花。參見"面根藤"條。
【采集】5~7月采,陰干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參見"狗狗秧"條。
【性味】甘微苦,溫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甘,溫。"
②《別錄》:"無毒。"
③《綱目》:"甘滑微苦。"
【功用主治】《本經(jīng)》:"主益氣,去面?黑色。"
【選方】秘精益髓:五色龍骨五兩,覆盆子五兩,蓮花蕊四兩(未開者,陰干),鼓子花三兩,雞頭子仁一百個(gè),并為末,以金櫻子二百枚(去皮),木臼搗爛,水七升,煎濃汁一升,去滓和藥,杵二千下,丸梧子大,每空心溫鹽酒下三十丸。忌葵菜。(《瑞竹堂經(jīng)驗(yàn)方》太乙金鎖丹)
【中文名】紫菀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類別】根類 【異名】青菀(《吳普本草》),紫舌(《別錄》),返魂草根、夜?fàn)颗?《斗門方》),紫菀茸(《本草述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紫菀 ...
紫石英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來源】為鹵化物類礦物螢石的礦石。 【礦物形態(tài)】螢石,又名:氟石。 等軸晶系。晶體呈立方體、八面體、十二面體;集合體常呈致密粒狀塊體出現(xiàn)。顏色很少是無色透明的,大部分被染成各種顏...
紫草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藐、茈草(《爾雅》),紫丹、紫器(《本經(jīng)》),地血(《吳普本草》),茈輸(《廣雅》),紫草茸(《小兒藥證直訣》),鴉銜草(《綱目》),紫草根(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),山紫草(《...
梓白皮 (《本經(jīng)》)) 【來源】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樹皮的韌皮部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梓(《本經(jīng)》),又名:木王(《埤雅》),花楸、河楸、水桐、雷電木、木角豆、臭梧桐。 落葉喬木,高達(dá)10余米。樹皮灰褐色...
梓葉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來源】為紫葳科植物梓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梓白皮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對(duì)香豆酸、對(duì)-羥基苯甲酸。 【藥理作用】冷浸液、溫浸液對(duì)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產(chǎn)氣桿菌有抑制作用。采集后6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(zhǎng)橢圓形,長(zhǎng)1~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(dòng)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