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97 2023-09-28
莎草
(《別錄》)
【異名】莎隨(《大戴禮記》),侯莎(《爾雅》),地毛(《廣雅》),山莎(《纂文》),回頭青(《清異錄》),香頭草(《廣州植物志》),野韭菜,豬荸薺、隔夜抽、地韭姜(《浙江中藥手冊,),地溝草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小三棱、米珠子、紹縮草(《江蘇植藥志》),地貫草、豬鬃草、地糕草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吊馬棕(《湖南藥物志》),土香草(《泉州本草》)。
【來源】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莖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莎草
多年生草本。匍匐根莖長,先端具肥大紡錘形的塊莖,外皮紫褐色,有棕毛或黑褐色的毛狀物。莖高15~95厘米,銳三棱形,基部呈塊莖狀。葉窄線形,短于稈,寬2~5毫米;鞘棕色,常裂成纖維狀。葉狀苞片2~5;長側(cè)枝聚傘花序簡單或復(fù)出,輻射枝3~10:穗狀花序輪廓為陀螺形;小穗3~10,線形,長1~3厘米,具花8~28朵:小穗軸具較寬的、白色透明的翅;鱗片覆瓦狀排列,膜質(zhì),卵形或長圓狀卵形,長約3毫米,中間綠色,兩側(cè)紫紅色或紅棕色,具脈5~7條;雄蕊3,藥線形;花柱長,柱頭3。小堅果長圓狀倒卵形�;ü�5~11月。
生于田野。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有分布。
本植物的根莖(香附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功用主治】行氣,開郁,祛風(fēng)。治胸悶不舒,皮膚風(fēng)癢,癰腫。
①《履?巖木草》:"治皮膚瘙癢,遍體生風(fēng)。"
②《綱目》:"煎飲散氣郁,利胸膈,降痰熱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癰疽腫毒:鮮莎草洗凈,搗爛敷患處。(《泉州木草》)
②治水腫、小便短少:鮮莎草搗爛,貼涌泉、關(guān)元穴。(《泉州本草》)
紫檀 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 【異名】紫真檀(《別錄》),赤檀、勝沉香(《綱目》),紫檀香(《本草備要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紫檀的心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紫檀,又名:櫚木、花櫚木、薔薇木、羽葉檀、青龍木、...
豬腎 (《別錄》)) 【異名】豬腰子(《醫(yī)學(xué)入門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豬科動物豬的腎,即俗稱"豬腰子",植物形態(tài)詳"豬肉"條。 【性味】咸,平。 ①《千金食治》:"平,無毒。" ②《綱目》:"咸,冷,無毒...
豬心 (《別錄》) 【來源】為豬科動物豬的心,動物形態(tài)詳"豬肉"條。 【性味】甘咸,平。 ①《千金食治》:"平,無毒。" ②《綱目》:"甘咸,平,無毒。" 【歸經(jīng)】,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入心經(jīng)。" 【...
豬脂膏 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 【異名】豬膏、豬脂(《金匱要略》),豬肪膏(《別錄》),豬脂肪(《千金食治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豬科動物豬的脂肪油。動物形態(tài)詳"豬肉"條。 【性味】甘,涼。 ①《別錄》:"微寒...
竹瀝 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 【異名】竹汁(《本經(jīng)》),淡竹瀝(《別錄》),竹油(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莖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竹茹"條。 【制法】取鮮竹桿,截成3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