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97 2023-09-28
桑耳
(《本經(jīng)》)
【異名】桑菌、木麥(《別錄》),桑上寄生(《證類本草》),桑?(《唐本草》),桑蛾、桑雞(《廣菌譜》)。
【來源】為寄生于桑樹上的木耳。植物形態(tài)參見"木耳"條。
【性味】甘,平。
①《別錄》:"味甘,有毒。"
②《藥性論》:"平。"
③孟詵:"寒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腸風(fēng),痔血,衄血,崩漏,帶下,婦人心腹痛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,血病,百瘕積聚,陰痛,陰陽寒熱,無子。"
②《別錄》:"療月水不調(diào),其黃熟陳白者止久泄,益氣不饑。其金色者治癖飲,積聚腹痛,金瘡。"
③《藥性論》:"能治風(fēng),破血,益力。"
④《日華子本草》:"止腸風(fēng)瀉血,婦人心腹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.5~3錢;或入丸、散。
【選方】①治留飲宿食:桑耳二兩,巴豆一兩(去皮)。五升米下蒸過,和棗膏搗丸,麻子大。每服一、二丸,取利止。(《范汪方》)
②治心下急痛:桑耳燒存性,熱酒服二錢。(《瀕湖集簡方》)
③治少小鼻衄,小勞輒出:桑耳熬焦搗末,每發(fā)時,以杏仁大塞鼻中。(《肘后方》)
④治遺尿且澀:桑耳為末,每酒下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圣濟(jì)總錄》)
⑤治五痔:桑耳二兩。搗細(xì)羅為散,每于食前,以粥飲調(diào)下二錢。(《圣惠方》)
⑥治崩中、帶下:桑耳燒令黑,為末,酒服方寸匕,日二服。(《千金方》)
⑦治血崩:桑耳(煅存性,研細(xì))。香附(童便炒黑,研細(xì))。每用桑耳灰二分,香附末三分,潑醋湯空心調(diào)服。(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)
⑧治咽喉痹痛:五月收桑上木耳,白如魚鱗者,臨時搗碎,綿包彈子大,蜜湯浸含之。(《便民圖纂》)
【名家論述】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桑耳,善祛子臟中風(fēng)熱,不但主漏下血病,并可以治寒熱積聚,積聚去,不難成孕!侗窘(jīng)》專取黑者達(dá)腎,赤者走肝,補(bǔ)中寓瀉,瀉中寓補(bǔ)之機(jī),具見言外矣。其黃熟陳白者,止久泄,益氣。金色者,治癖飲積聚,及腸風(fēng)瀉血,衄血,五痔下血,血痹虛勞,咽喉痹痛,一切血癥咸宜用之。"
【中文名】紫菀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類別】根類 【異名】青菀(《吳普本草》),紫舌(《別錄》),返魂草根、夜?fàn)颗?《斗門方》),紫菀茸(《本草述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紫菀 ...
紫石英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來源】為鹵化物類礦物螢石的礦石。 【礦物形態(tài)】螢石,又名:氟石。 等軸晶系。晶體呈立方體、八面體、十二面體;集合體常呈致密粒狀塊體出現(xiàn)。顏色很少是無色透明的,大部分被染成各種顏...
紫草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藐、茈草(《爾雅》),紫丹、紫器(《本經(jīng)》),地血(《吳普本草》),茈輸(《廣雅》),紫草茸(《小兒藥證直訣》),鴉銜草(《綱目》),紫草根(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),山紫草(《...
梓白皮 (《本經(jīng)》)) 【來源】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樹皮的韌皮部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梓(《本經(jīng)》),又名:木王(《埤雅》),花楸、河楸、水桐、雷電木、木角豆、臭梧桐。 落葉喬木,高達(dá)10余米。樹皮灰褐色...
梓葉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來源】為紫葳科植物梓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梓白皮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對香豆酸、對-羥基苯甲酸。 【藥理作用】冷浸液、溫浸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產(chǎn)氣桿菌有抑制作用。采集后6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