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蟬花
185 2023-09-28
三葉委陵菜
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【別名】三爪金、地蜘蛛(《貴州草藥》),三片風(fēng)、軟梗蛇扭、三張葉、地風(fēng)子、白里金梅、爛苦春、獨立金蛋、三葉蛇子草、三葉蛇莓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,鐵秤砣、地蜂子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三葉委陵菜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三葉委陵菜
多年生草本,高約30厘米。主根短而粗,狀如蜂子,須根多數(shù)。莖細(xì)長柔軟,有時呈匍甸狀;有柔毛。3出復(fù)葉;基生葉的小葉橢圓形、矩圓形或斜卵形,長1.5~5厘米,寬1~2厘米,基部楔形,邊緣有鈍鋸齒,近基部全緣,下面沿葉脈處有較密的柔毛;葉柄細(xì)長,有柔毛;莖生葉小葉片較小,葉柄短或無;托葉卵形,被毛。總狀聚傘花序,頂生;總花梗和花梗有柔毛;花梗上有小苞片;花小,少數(shù),直徑10~15毫米,黃色;副萼5,線狀披針形,萼5,卵狀披針形,外面均被毛;花瓣5,倒卵形,頂端微凹;雄蕊多數(shù),雌蕊多數(shù),花柱側(cè)生;花托稍有毛。瘦果小,黃色,卵形,無毛,有小皺紋。花期4~5月。
生于向陽山坡或路邊草叢中。分布四川、湖南、河北、江蘇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
本植物的根(三葉委陵菜根),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夏季采收開花的全草,曬干。
【性味】苦,微寒。
①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性微寒,味苦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性微溫,味澀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解毒,散瘀止血。治骨結(jié)核,口腔炎,瘰疬,跌打損傷,外傷出血。
①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清熱解毒,斂瘡止血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散瘀血,消瘰疬。治跌打損傷。"
③《常見混淆中草藥的識別》:"清熱解毒,消腫,鎮(zhèn)痙。治癰腫疔瘡,痔瘡,蛇蟲咬傷,小兒驚厥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6錢;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、煎水洗或研末撒。
【選方】①治骨結(jié)核:三葉委陵菜適量,加食鹽少許,搗爛敷患處,每日換藥一次。
②治口腔炎:三葉委陵菜二至三錢。水煎服。
③治外傷出血:三葉委陵菜搗爛外敷。(①方以下出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④治蛇頭療:三葉委陵菜加食鹽搗爛,敷患處。(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》)
⑤治痔瘡:三葉委陵菜洗凈,搗爛,沖入沸水浸泡,趁熱坐熏。(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》)
雉子筵根 (《中草藥通訊》)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莓葉委陵菜的根及根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雉子筵"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洗凈,曬干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主要有效成分d-兒茶精。 【藥理作用】d-兒茶精有維生素...
一箭球 (《廣西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別名】三角草、水百足、金紐草、三葉珠、散寒草、水香附、燕含珠、姜牙草、單打槌(《廣西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莎草科植物單穗水蜈蚣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單穗水蜈...
鴨兒芹 (《國藥提要》) 【異名】三葉、起莫、三石、當(dāng)田(《別錄》),赴魚(《蜀本草》),野蜀葵(《國藥提要》),三葉芹(《經(jīng)濟植物手冊》),水白芷、大鴨腳板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鴨腳板草(《四川中...
【中文名】委陵菜(《救荒本草》) 【類別】全草類 【異名】翻白菜(《救荒本草》),根頭菜,野鴆旁花(《植物名匯》),黃州白頭翁(《中國藥植志》),龍牙草(《南京民間藥草》),天青地白、小毛藥、虎爪菜(...
升麻─大三葉升麻 RhizomaCimicifugaeHeracleifoliae (英) SkunkBugbaneRhizome 【別名】 關(guān)升麻、龍眼根、窟窿牙根。 【來源】 為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