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蟬花
185 2023-09-28
惡實
【釋名】 亦名荔實、馬亦名鼠粘、牛蒡、大力子、蒡翁菜、便牽牛、蝙蝠刺。
【氣味】 (子)辛、平、無毒。(根、莖)苦、寒、無毒。
【主治】
1、身腫欲裂。用牛蒡子二兩,炒過,研細。每服二錢,溫水送下。一日服三次。
2、風熱浮腫(咽喉閉塞)。用牛蒡子一合,炒半生半熟,研細。每服一匙,熱酒送下。
3、小舌痛。用牛蒡子、石膏,等分為末,茶調服。
4、小舌痛。用牛蒡子(炒)、甘草(生),等分為末。水煎,含咽。此方名“啟關散”。
5、風熱癮疹。用牛蒡子(炒)、浮萍等分為末。每服二錢,以薄荷湯送下。
6、牙痛。用牛蒡子(炒過),煎水含嗽。
7、婦女吹乳。用牛蒡子一錢、麝香少許,溫酒小口送下。
8、關節(jié)腫痛(風熱攻犯手指,赤腫床木,甚至攻達肩背兩膝,遇暑熱則便秘)。用牛蒡子三兩,新豆豉(炒)、羌活各一兩,共研為末。每服二錢,白開水送下。
9、流行性熱癥(小熱不退,煩躁發(fā)渴,四肢無力,不思飲食)。用牛蒡根搗汁服一小碗,有效。
10、傷寒抽筋(汗后受寒,手足抽痛)。用牛蒡根十條,麻黃、牛膝、天南星各六錢,先銼后研,加好酒一升,再同研,榨藥取汁,煎成黑膏。每服一錢,溫酒送下。一日服三次。
11、一切風疾,年久不愈。用牛蒡根一升,生地黃、枸杞子、牛膝各三升,裝在袋子里,泡在三升酒內。每天取飲適量。
12、老人中風(口目抽動,煩悶不安)。用牛蒡根去皮,切一升,曬干,打成面,加大米四合,合做成餅,在豉汁中煮熟,添蔥椒五味。經(jīng)?招娜∈常瑯O有效。
13、頭面忽腫,或連手足紅腫。用牛蒡根洗凈研爛,加酒煎成膏,攤布上貼腫處。同時以熱酒送服根末一、二匙,即感腫消痛減。
14、頭風白屑。用牛蒡葉搗汁,熬濃涂頭上。第二天早晨,以皂莢水洗去。
15、喉中熱腫。用牛蒡根一升,加水五升,煎成一升,分三次服。
16、牙痛。齒齦腫,用牛蒡根一斤,搗汁,加鹽花一錢,在銀器中熬成膏,涂牙齦。
17、項癭。用牛蒡根一升,加水三升,煮成一升半,分三次服;驅⒏袨槟,加蜜做成丸子,常服。
18、小便不通、臍腹急痛。用牛蒡葉汁、生地黃汁各二合,和勻,加蜜二合。每取一合,又水半碗,煎開幾次,調滑石末一錢服下。
19、諸瘡腫毒。用牛蒡根三條,洗凈,煮爛,搗成汁,加米煮粥,每食一碗。
20、月經(jīng)不通(腹肋脹痛)。用牛蒡根二斤,銼小,蒸三遍,裝入布袋,在二斗酒中泡五天。飯前溫服一碗
【附方】 元代李杲說:“鼠粘子其用有四:治風濕癮疹,咽喉風熱,散諸腫瘡瘍之毒,利凝滯腰膝之風是也!
牛蒡子 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惡實(《別錄》),鼠粘子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黍粘子(《珍珠囊》),大力子(《衛(wèi)生易簡方》),蝙蝠刺(《綱目》),毛然然子、黑風子(《青海藥材》),毛錐子(《貴州民間方藥...
牛蒡根 (《藥性論》) 【異名】惡實根(《別錄》),鼠粘根(《延年方》),牛菜(《本草衍義》)。 【來源】菊科植物牛蒡的根,植物形態(tài)詳"牛蒡子"條。 【采集】10月間采挖2年以上的根,洗凈曬干。 【藥...
牛蒡莖葉 (《藥性論》) 【異名】大夫葉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菊科植物牛蒡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牛蒡子"條。 【成分與藥理】葉含抗菌物質最多,主要抗金黃色葡萄球菌,最小抑制濃度為每毫升400微克,葉...
馬蹄細辛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山牛蒡、水葫蘆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心葉風毛菊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心葉風毛菊 多年生草本。莖直立,高30~50厘米。根生葉有長柄,柄長4~7厘米,有翼;莖生葉互...
漏蘆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野蘭(《本經(jīng)》),鬼油麻(《日華子本草》),獨花山牛蒡、和尚頭花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祁州漏蘆或禹州漏蘆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①祁州漏蘆,又名:和尚頭、獨花山牛蒡。 多年生草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