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6 2023-10-07
馬先蒿
(《本經(jīng)》)
【異名】馬屎蒿(《本經(jīng)》),馬新蒿(陸璣《詩疏》),爛石草(《肘后方》),練石草(《別錄》),虎麻(《唐本草》),馬尿泡(《山西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玄參科植物返顧馬先蒿等的莖葉或根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返顧馬先蒿
多年生草本,高30~70厘米,直立。根多數(shù)叢生,細(xì)長纖維狀。莖粗壯中空,方形有棱。葉互生或有時(shí)對生,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,長2.5~5.5厘米,寬1~2厘米,先端漸狹,基部廣楔形或圓形,邊緣有鈍圓的重齒,兩面無毛或有疏毛;葉柄短;▎紊谇o枝上部的葉腋;萼長卵圓形,前方深裂,齒2枚;花冠長2~2.5厘米,淡紫紅花,冠管向右扭旋,上唇盔狀,扭向后方,下唇大,有緣毛,3裂,中裂較。恍廴锘ńz前面1對有毛;柱頭伸出于喙端。蒴果斜長圓狀披針形,長1~1.5匣米;ㄆ6~8月。果期?~9月。
生于草地及林緣。分布東北及內(nèi)蒙古、山東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安徽、甘肅、四川、貴州等地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挖,去凈莖葉及泥土,曬干。
【性味】苦,平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平。"
②《別錄》:"苦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(fēng),勝濕,利水。治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疼痛,小便不利,尿路結(jié)石,婦女白帶,疥瘡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主寒熱,中風(fēng)濕痹,女子帶下病,無子。"
②《別錄》:"治五癃,破石淋,膀胱中結(jié)氣,利水道小便。"
③陶弘景:"主惡瘡。"
④《山西中草藥》:"祛風(fēng)勝濕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2~3錢;或研末為散。外用:煎水洗。
【選方】①治大瘋癩疾,骨肉疽敗,眉須墮落,身體癢痛:馬先蒿,炒搗末,每服方寸匕,食前溫酒下,一日三服,一年都瘥。(《肘后方》)
②治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關(guān)節(jié)疼寤,小便少:馬先蒿根五錢,水煎服。
③治尿路結(jié)石,小便不暢:馬先蒿根四兩,研末,每服二錢,開水送服,每天二次。
④治疥瘡:馬先蒿根適量,煎湯洗患部。(②方以下出《河北中草藥手冊》)
【中文名】紫菀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類別】根類 【異名】青菀(《吳普本草》),紫舌(《別錄》),返魂草根、夜?fàn)颗?《斗門方》),紫菀茸(《本草述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紫菀 ...
紫石英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來源】為鹵化物類礦物螢石的礦石。 【礦物形態(tài)】螢石,又名:氟石。 等軸晶系。晶體呈立方體、八面體、十二面體;集合體常呈致密粒狀塊體出現(xiàn)。顏色很少是無色透明的,大部分被染成各種顏...
紫草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藐、茈草(《爾雅》),紫丹、紫器(《本經(jīng)》),地血(《吳普本草》),茈輸(《廣雅》),紫草茸(《小兒藥證直訣》),鴉銜草(《綱目》),紫草根(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),山紫草(《...
梓白皮 (《本經(jīng)》)) 【來源】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樹皮的韌皮部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梓(《本經(jīng)》),又名:木王(《埤雅》),花楸、河楸、水桐、雷電木、木角豆、臭梧桐。 落葉喬木,高達(dá)10余米。樹皮灰褐色...
梓葉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來源】為紫葳科植物梓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梓白皮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對香豆酸、對-羥基苯甲酸。 【藥理作用】冷浸液、溫浸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產(chǎn)氣桿菌有抑制作用。采集后6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(dòng)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