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蟬花
185 2023-09-28
柳白皮
(《證類本草》)
【來源】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樹枝或根部的韌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柳枝"條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除去栓皮及木質(zhì)部,取韌皮用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水楊甙及3.10~9.12%鞣質(zhì)。
【藥理作用】水楊甙有退熱作用。參見"柳枝"條。
【性味】《唐本草》;"枝皮味苦,寒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(fēng)利濕,消腫止痛。治風(fēng)濕骨痛,風(fēng)腫瘙癢,黃疸,淋濁,乳癰,牙痛,湯火燙傷。
①《唐本草》:"枝皮主痰熱淋疾;可為浴湯,洗風(fēng)腫瘙癢;酒煮含,主齒痛。"
②《綱目》:"煎服,治黃疸白濁;酒煮,熨諸痛腫,去風(fēng),止痛消腫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~2兩。外用:煎水冼、酒煮或炒熱溫熨。
【選方】①治瘧疾及風(fēng)濕骨痛:柳枝去其木心及外面黃黑之粗皮,用其青色之皮,鮮用一兩至一兩五錢。水煎服。(《嶺南采藥錄》)
②治走注氣痛,或風(fēng)毒卒腫:白酒煮楊柳白皮,暖熨之。(《姚僧坦集驗方》)
③治婦女乳癰妒腫:削柳根皮,熟搗,火溫,帛囊貯,熨之,冷更易。(《肘后方》)
④治風(fēng)蟲牙痛:楊柳白皮,卷如指大,含咀,以汁漬齒根,數(shù)過。(《古今錄驗方》)
⑤治湯火所灼,未成瘡者:柳白皮細(xì)切,以豬膏煎以涂之。(《肘后方》)
⑥治湯火灼成瘡:柳皮燒灰,以粉涂之。(《肘后方》)
⑦治中耳炎:柳樹皮(燒存性)二錢,枯礬、冰片各一錢。共研細(xì)面,吹耳。(內(nèi)蒙古《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資料選編》)
梓實 (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) 【來源】為紫葳科植物梓的果實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梓白皮"條。 【采集】秋、冬間摘取成熟果實,曬干。 【藥材】蒴果呈狹線形,新鮮時,有強粘著性,熟時漸次消失。長20~30厘米,粗5...
梓白皮 (《本經(jīng)》)) 【來源】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樹皮的韌皮部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梓(《本經(jīng)》),又名:木王(《埤雅》),花楸、河楸、水桐、雷電木、木角豆、臭梧桐。 落葉喬木,高達(dá)10余米。樹皮灰褐色...
梓木 (《握靈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梓白皮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梓木內(nèi)酯;又含多種萘醌衍生物,其中已確證的有α-拉杷酮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握靈本草》:"治手足痛風(fēng),梓木煎湯...
梓葉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來源】為紫葳科植物梓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梓白皮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對香豆酸、對-羥基苯甲酸。 【藥理作用】冷浸液、溫浸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產(chǎn)氣桿菌有抑制作用。采集后6...
柘木白皮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桑科植物柘樹去掉栓皮的樹皮或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柘木"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 【性味】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性平,味苦。" 【功用主治】補腎固精,涼血,舒筋。治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