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97 2023-09-28
蝌蚪
(《本草拾遺》)
【異名】活師(《山海經(jīng)》),蛞斗、活東(《爾雅》),蝦蟆子、玄魚、玄針(崔豹《古今注》),蝦蟆兒(《本草拾遺》),聒子、蝦蟆臺(tái)、蝦蟆粘(《爾雅翼》),懸針、水仙子(《綱目》)。
【來源】為蛙科動(dòng)物澤蛙、金線蛙或黑斑蛙等蛙類的幼體。動(dòng)物形態(tài)詳"蝦蟆"、"青蛙"條。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解毒。治熱毒瘡腫。
①《本草拾遺》:"主火飚熱瘡及疥瘡,并搗碎敷之。"
②《本草蒙筌》:"爛搗為火瘡敷藥,絕無瘢痕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外用:搗敷,或經(jīng)埋藏化水后搽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火飚熱毒.一切瘡癤:蝌蚪一升,淘凈,加舊石灰半斤,稠成水,日曬,調(diào)加三黃散攪勻,再曬至干收藏,臨時(shí)加冰、麝,水(化)開搽。(《本草求原》)
②治無名大毒,一切火毒、瘟毒:寒水石、凈皮消、川大黃各等分,研極細(xì)末;用蝌蚪水(初夏時(shí),撈取蝌蚪,收壇內(nèi),泥封口,埋至秋天,即化成水)一大碗,入前藥末各二兩,陰干,再研勻,收磁罐內(nèi),每用時(shí),以水調(diào)涂患處。(《醫(yī)宗金鑒》蝌蚪拔毒散)
③治流行性腮腺炎:蝌蚪一斤,冰片一錢。將冰片加入活的蝌蚪內(nèi),待溶化成水后涂患處,每天三、四次,連涂二至三天。(蘇醫(yī)《民間驗(yàn)方選集》)
棕櫚子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敗棕子(《藥材學(xué)》),棕樹果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成熟果實(shí)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棕櫚皮"條。 【采集】霜降前后待果皮現(xiàn)青黑色時(shí)采收,曬干。 【藥材】...
棕櫚皮 (《日華子本草》) 【異名】拼櫚木皮(《本草拾遺》),棕毛(《普濟(jì)方》),棕皮(《本草求原》)。 【來源】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葉鞘纖維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棕櫚(《本草拾遺》),又名:棕(《山海經(jīng)》)...
柞木皮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孤奴、納葛?(《霉癘新書》)。 【來源】為大風(fēng)子科植物柞木的樹皮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柞木(《本草拾遺》),又名:鑿子木(《綱目》),鑿頭木(《本草求原》),紅檬、柞樹(《...
紫藤子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紫藤豆、藤花子、紫金藤子(《江蘇植藥志》),土木鱉(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(cè)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紫藤的種子,植物形態(tài)詳"紫藤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種子含金雀花堿。 【性味...
紫藤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招豆藤(《本草拾遺》),朱藤(《夢(mèng)溪筆談》),藤花菜(《救荒本草》),小黃藤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紫金藤(《江蘇藥材志》),轎藤、豆藤、藤蘿、黃纖藤(江西《草藥手冊(cè)》)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(zhǎng)橢圓形,長(zhǎng)1~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(dòng)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