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97 2023-09-28
枸橘
(《綱目》)
【異名】臭橘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枸棘子(《履?巖本草》),野橙子(《綱目》),唐橘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(xué)》),枸橘李、鋼橘子(《江蘇植藥志》),枸甏李、野梨子、苦桶子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蕓香料植物枸橘的未成熟果實(shí)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枸橘,又名:枳(《周禮》),鐵籬笆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鐵籬寨、臭杞。
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高5~7米。莖枝具粗大腋生的棘刺,刺長3~4厘米,基部扁平;幼枝光滑無毛,青綠色,扁而具棱;老枝渾圓。3出復(fù)葉,總?cè)~柄長1~3匣米,具翼;頂生小葉片橢圓形至倒卵形,長2.5~6厘米,寬1.5~3厘米,先端圓或微凹,基部楔形,側(cè)生小葉較小,基部偏斜邊緣均有波形鋸齒;ㄉ诙晟ι先~腋,通常先葉開放;萼片5,卵狀三角形;花瓣5,白色,長橢圓狀倒卵形,長8~10毫米;雄蕊8~10,或多至20枚,離生;子房上位,具短柔毛,6~8室,花柱粗短。柑果圓球形,直徑2~4厘米,熟時黃色,芳香;ㄆ4~5月。9~10月果熟。
各地多栽培作綠籬。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有分布。
本植物的根皮(枳根皮)、樹皮屑(枳茹)、棘刺(枸橘刺)、葉(枸橘葉)、幼果(枳實(shí))、將成熟的果實(shí)(枳殼)、種子(枸橘核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8~9月果實(shí)未成熟時采摘,日曬夜露,至全部干燥。
【藥材】干燥果實(shí)呈圓球形,直徑2~3.5厘米,表面黃色或黃綠色,散有無數(shù)小油點(diǎn)及網(wǎng)狀隆起的皺紋,密被短柔毛,頂端有顯明的柱基痕,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痕存在,斷面果皮厚2~3毫米,黃白色,沿外緣散有黃色油點(diǎn),中間有6~8果瓤,每瓢內(nèi)有黃白色長橢圓形的種子數(shù)粒。
產(chǎn)江蘇、浙江、四川、江西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果實(shí)含積屬甙、橙皮甙、野漆樹甙、柚皮甙、新橙皮甙等黃酮類。柚皮甙只存在于果皮,果肉中不含。早年從果實(shí)中分出的枸橘甙即是枳屬甙,還含生物堿茵芋堿。
果皮含揮發(fā)油約0.47%,中含α-蒎烯、β-蒎烯、月桂烯、檸檬烯、莰烯、γ-松油烯、對-聚傘花素、石竹烯等。
【炮制】清水洗凈,浸泡,取出,潤透,切片,曬干。
【性味】辛苦,溫。
①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辛,溫,無毒。"
②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:"辛苦,溫。"
【功用主治】疏肝,和胃,理氣,止痛。治胸腹脹滿,胃痛,疝氣,睪丸腫脹,乳房結(jié)核,子宮下垂,跌打損傷;解酒毒。
①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破氣散熱,解酒毒。"
②《綱目拾遺》:"療子癰及疝氣,整個枸橘煅存性,研末,陳酒送服。"
③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:"治跌打。"
④《中國藥植圖鑒》:"發(fā)汗,健胃,祛痰,利尿。治胸腹?jié)M痛。"
⑤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:"利氣,健胃,通便。治胃部脹滿,消化不良,便秘,子宮脫垂,乳房結(jié)核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.5~3錢(大劑可用至1兩);或煅存性研末。外用:煎水洗或熬膏涂。
【選方】①治胃脘結(jié)痛:枸橘,煅末存性,酒服方寸匕,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
②治小腸氣:枸橘六個,用半斤酒泡服。(《南京民間藥草》)
③治內(nèi)傷諸痛:枸橘,醋浸熬膠,攤貼,貼即痛止,但須久貼,方不復(fù)發(fā)。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
④治婦人血?dú)夤_:枸棘子不以多少,為細(xì)末。每服一錢,濃煎艾醋湯調(diào)服,不以時候。(《履?巖本草》)
⑤治白疹瘙癢遍身者:小枸橘細(xì)切,麥麩炒黃,為末。每服二錢,酒浸少時。飲酒。初以枸橘煎湯洗患處。(《救急方》)
⑦下痢膿血后重(同萆解等分,炒存性研為末,每服二錢,茶調(diào)下)又治喉瘺,消腫導(dǎo)毒。
⑧近年亦用枸橘葉治反胃、嘔吐、乳部結(jié)核等癥。枸橘的果實(shí),洗凈、曬干,切成片,可治胃脘脹滿,消化不良、便秘、乳部結(jié)核和疝氣等癥。
鲆魚 (《食療本草》) 【異名】鱘魚(《綱目》),尖頭?(《魚類分類學(xué)》)。 【來源】為鯉科動物鲆魚的肉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鲆魚 體甚長,略側(cè)扁,腹部圓。頭前半部細(xì)長,稍成管狀,吻端平扁似鴨嘴形?谏衔,...
醉魚草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魚尾草、醉魚兒草(《履?巖本草》),槐木(《普濟(jì)方》),鬧魚花(《綱目》),癢見消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長編》),光子、羊腦髓、五霸薔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(xué)》),四方麻、陽包樹(《...
鱒魚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跎(《爾雅》),赤眼魚(《說文》),紅目鱒(《脊椎動物分類學(xué)》)。 【來源】為鯉科動物赤眼鱒的肉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赤眼鱒 體長,略呈圓筒狀,后段稍側(cè)扁,腹部圓。體長約30厘米...
紫茉莉子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土山柰(《綱目拾遺》)。 【來源】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種子內(nèi)的胚乳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紫茉莉根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種子含大量淀粉。又含粗脂肪4.3%,脂肪酸(為飽和脂肪酸...
醉魚草花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馬錢科植物醉魚草的花,植物形態(tài)詳"醉魚草"條。 【采集】4~7月采收,曬干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辛苦,溫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痰飲?喘,久瘧成癖,疳積,燙傷。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