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6 2023-10-07
【中藥名稱】粉萆解
【拼音名】Fenbixie
【英文名】RHIZOMADIOSCOREAEHYPOGLAUCAE
【來源】本品為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DioscoreahypoglaucaPalibin的干燥根莖。
秋、冬二季采挖,除去須根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【性狀】本品為不規(guī)則的薄片,邊緣不整齊,大小不一,厚約0.5mm。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。切面黃白色或淺灰棕色,維管束散在。質(zhì)松,略有彈性。氣微,味辛、微苦。
【鑒別】(1)本品橫切面:外層為多列木栓化細胞。皮層較窄,細胞多切向延長壁略增厚,壁孔明顯;粘液細胞散在,內(nèi)含草酸鈣針晶束。中柱散有有限外韌型及類周木型維管束;薄壁細胞壁略增厚,具壁孔,細胞中含淀粉粒。本品粉末黃白色。淀粉粒單粒圓形、卵圓形或長橢圓形,直徑5~32μm,長至40μm,臍點點狀或裂縫狀;復粒少數(shù),多由2分粒組成。厚壁細胞眾多,壁木化,紋孔明顯,有的類似石細胞,多角形、梭形或類長方形,直徑40~80μm,長至224μm。草酸鈣針晶束長64~84μm。
(2)取本品粉末10g,加水100ml,浸泡過夜,置60℃水浴中加熱10分鐘,趁熱濾過。取濾液各2ml,分置二支試管中,一管加氫氧化鈉試液2ml,另一管加鹽酸溶液(1→20)2ml,密塞,用力振搖1分鐘,含堿液管的泡沫比含酸液管高達數(shù)倍。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苦,平。歸腎、胃經(jīng)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利濕去濁,祛風除痹。用于膏淋,白濁,白帶過多,風濕痹痛,關(guān)節(jié)不利,腰膝疼痛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9~15g。
【貯藏】置通風干燥處。
棕櫚花 (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) 【來源】為棕櫚科植物棕桐的花,詳"棕桐皮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參見"棕櫚皮"條。 【性味】苦澀,平。 ①《本草拾遺》:"有小毒。" ②《重慶草藥》:"溫,平。" ③《陜西中...
棕櫚葉 (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) 【來源】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棕櫚皮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參見"棕櫚皮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"治吐血,勞傷,虛弱。"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...
走馬胎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大發(fā)藥(《陸川本草》),走馬風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山鼠、血楓(《廣西中草藥》),山豬藥(海南)。 【來源】為紫金?浦参镒唏R胎的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走馬胎,又名:...
柞木根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大風子科植物柞木的根,植物形態(tài)詳"柞木皮"條。 【采集】秋后挖取根部,曬干。 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平,味苦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黃疸,水腫,痢疾,肺結(jié)...
紫楠 (《浙江中藥資源名錄》) 【異名】紫金楠、金心楠、金絲楠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》),楠木(《浙江中藥資源名錄》),枇杷木、小葉嫩蒲柴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樟科植物紫楠的樹皮及枝葉。 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