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6 2023-10-07
丁香油
(《藥性考》)
【來源】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(丁香)經蒸餾所得的揮發(fā)油(古代則多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)。植物形態(tài)見"丁香"。
【藥材】為淡黃或無色得澄明油狀物,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氣。露置空氣中或貯存日久,則漸漸濃厚而色變綜黃。不溶于水,易溶于醇、醚或冰醋酸中。比重為1.038~1.060。
【化學成分】見"丁香"。
【藥理】見"丁香"條。
【性味】《綱目拾遺》:"味甘辛,性大熱。"
【功用主治】暖胃,溫腎。治胃寒痛脹、呃逆、吐瀉、痹痛,疝痛,口臭,牙痛。
①《藥性考》:"壯陽暖腎。治疝痛陰寒。"
②王殿翔《生藥學》:"用于腸胃多氣、絞痛,消化不良,惡心與嘔吐;風濕痛,神經痛,牙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以少許滴入湯劑中或和酒坎。外用:涂擦患處。
【選方】①治胃寒呃逆嘔吐甚者:丁香油,擦透中脘。
②治受寒胃痛:丁香油好酒和服。
③暖丹田,除水瀉:丁香油涂暖臍膏貼。
④散臌痞:丁香油涂臍。
⑤治痹痛:丁香油擦痛處。
⑥治口臭:丁香油揩牙。
⑦解蟹毒:丁香油一滴,同姜湯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綱目拾遺》)
⑧治蟲蛀牙痛(非炎癥性牙痛):丁香油少許,蘸以小棉球,嵌入蛀孔內。(江蘇)
油菜子油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香油(《本經逢原》),菜子油(《攝生眾妙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油菜子的脂肪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蕓薹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腸梗阻,湯火灼傷,濕疹。 《本經逢原》:"治癰疽及痔漏...
五香草 (《浙江民間草藥》) 【異名】土香薷、痧藥草、小葉香薷、小葉天香油、野香草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蘇州薺隨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蘇州薺隨 一年生芳香性草本,高30~40...
蘇合香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帝膏(侯寧極《藥譜》),蘇合油(《太平寰宇記》),蘇合香油(《局方》),帝油流(《現代實用中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金縷梅科植物蘇合香樹所分泌的樹脂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蘇合香樹 ...
石薺乞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鬼香油(《綱目拾遺》),小魚仙草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香茹草,野荊芥、痱子草(《分類草藥性》),土荊芥、野香茹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熱痱草(《浙江中醫(yī)雜志》9(6):...
麻油 (《本草經集注》) 【異名】胡麻油(《別錄》),烏麻油(《外臺》),脂麻油(《近效方》),香油(蘇軾《物類相感志》),生油(《本草衍義》),清油(《嶺南衛(wèi)生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種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》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