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6 2023-10-07
地黃 RadixRehmanniae
(英) ChineseFox-GloveRoot
【別名】 酒壺花、山煙、山煙、山白菜。
【來源】 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. 的塊根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 多年生草本,全株有白色長柔毛和腺毛。葉基生成叢,倒卵狀披針形,基部漸狹成柄,邊緣有不整齊鈍齒,葉面皺縮,下面略帶紫色。花莖由葉叢抽出,花序總狀;萼5淺裂;花冠鐘形,略2唇狀,紫紅色,內(nèi)面常有黃色帶紫的條紋。蒴果球形或卵圓形,具宿萼和花柱。花期4~6月,果期7~8月。
生于山坡、田埂、路旁。主產(chǎn)河南、遼寧、河北、山東、浙江;多栽培。
【采制】 秋季采挖,除去蘆頭、須根,為鮮生地;根烘熔至八成干,并內(nèi)部變黑,捏成團狀,為生地黃;生地熏蒸至黑潤,為熟地黃。
【性狀】 鮮地黃紡錘形或圓柱形條狀,中間?O縮作連珠狀;表面淡橙色,具皺紋、皮孔及芽痕;肉質(zhì),易斷,斷面黃白色,皮部有橙紅色小點;味微甜、微苦。生地黃不規(guī)則團塊狀;表面灰棕色或棕黑色,極皺縮;質(zhì)韌,斷面棕黑色,有光澤,具粘性;味微甜。
【化學成分】 含梓醇(catalpol)、多種氨基酸和糖、甘露醇、β-谷甾醇及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等。
【性味】 鮮生地性寒,味甘、苦。生地黃性寒,味甘。
【功能主治】 鮮地黃清熱生津,涼后,止血;用于熱風傷陰、舌絳煩渴、發(fā)斑發(fā)疹、吐血、衄血、咽喉腫痛。生地黃清熱涼血,養(yǎng)陰,生津;用于熱病煩渴、發(fā)斑發(fā)疹、陰虛內(nèi)熱、吐血、衄血、糖尿病、傳染性肝炎。
鮮地黃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生地黃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,鮮生地(《本草便讀》)。 【來源】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根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干地黃"條。 【采集】9~11月采集,春季亦可。挖取時勿使外皮...
熟地黃 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熟地(《景岳全書》)。 【來源】為玄參科植物地黃或懷慶地黃的根莖,經(jīng)加工蒸曬而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干地黃"條。 【制法】取干地黃加黃酒30%,拌和,入蒸器中,蒸至內(nèi)外黑潤...
山海螺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地黃(《別錄》,白河車(王安卿《采藥志》),牛奶子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四葉參(《蘇南種子植物》),白蟒肉、山胡蘿卜(《東北藥植志》),乳薯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,奶參...
華山礬 (《廣西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降痰王、貢檀兜、釘?shù)攸S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華灰木、牛特木、雷公針、膨藥、白花丹、七針、土黃柴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米碎花木,大米仔花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水泡木...
干地黃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別名】地髓(《本經(jīng)》),原生地(《本草正義》),干生地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地黃,又名:樸(《爾雅》),芑(《別錄》),牛奶子(《本草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